
税和签证之一 年末调整是在调整什么?
在日本生活,只要有从事经济活动,自营业,上班族,打工者,开公司,都会 遇到“税”的问题。
税的问题,又会牵扯到签证的问题。
即使不关心签证问题,搞清楚一些最基本的制度,也是有益无害的。
今后将陆续更新以下话题,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制度讲起。
税和签证之一 年末调整是在调整什么
税和签证之二 源泉征收票,工资单,税证明,确定申告书,这4个东西有什么意义?该交哪个?
税和签证之三 控除是什么?入管为什么看这个控除?
今天先来讲【年末调整到底是在调整什么?】

又到了“年末调整”的季节,上班族一定对这个词不陌生。
说年末调整之前,先说一下什么叫源泉征收(日本語:源泉徴収)。
源泉征收
源泉征收,说白了就是“直接从工资里扣所得税“这个行为。
这是强制性的,老板给员工发工资时,健康保险年仅雇佣保险等等扣掉七七八八,仔细看一下里面有一个项目是,所得税。
扣所得税这个行为就叫做,源泉征收。
注意,这里说的是所得税,和住民税是两回事。
住民税也有在工资里直接扣掉的情况,这个叫特别征收(日本語:特別徴収)。
每年更新签证时去区役所拿的纳税/课税证明书,指的是住民税。
这个之后会细讲,先不要晕,先大致分清楚所得税和住民税不一样就可以了。
所得税是给国家的,住民税是给你所住的自治体(某某市,东京读某某区等)的。
那么问题来了,扣所得税,扣多少是怎么算的?
收入不同,有没有老婆孩子要养,交了多少保险,这些项目不是都会影响税的多少的吗?
是的。
每年年末,你这一年里被公司每个月提前扣掉的所得税,和实际该交多少税,把这个“差额“算清楚,多退少补的过程就叫做年末调整。
年末调整
好了我们现在理解了,老板每个月扣了我的所得税,然后年末一起算账,到底该交多少所得税,多退少补,这个手续就叫年末调整。
那么我到底该交多少所得税?怎么算?
有这么几个常见因素影响。
- 配偶控除,抚养人数
- 保险料控除
- 换工作,和上家公司一起清算
控除
先说一下什么叫控除。
控除这个日文词汇,说成“扣除”更好懂,意思是从整体减去一部分。
所得控除是指,比如我有100万的所得,交所得税的时候其实不是直接以100万乘以税率,而是先把一些项目控除掉再算,例如控除掉了38万,那么以剩下的62万为基础来计算所得税。
具体的控除常见的有以下会说明,不常见的在此不做赘述。
- 配偶控除,抚养人数
是不是非常耳熟?简单粗暴的讲,抚养人数多,控除就多,交税就少。
那是不是把配偶子女七大姑八大姨都加进去,就能免税?当然没有那么傻的制度。首先,是否可以加入是有条件的,例如配偶的话有配偶的收入问题。太高加不了。
这个配偶控除之后会单独讲一篇。在签证领域里,比如家族滞在的更新申请中,如果看税单没有配偶控除,入管会猜想是不是因为配偶收入太高了?那是不是因为打工太多,其实不符合家族滞在的要旨呢?这些入管会有的独特思路,之后会单独讲解。
- 保险料控除
年金,健康保险料,自己买的商业保险,这些都是可以控除的。如果加入了公司的社会保险,年金和健康保险料这部分不需要自己操心,如果没有加入公司的社会保险,那么自己每个月交的国民年金,健康保险料,这些小票都留下来,可以在年末调整的时候享受“控除“。
这个保险料控除的问题,牵扯到签证,举个例子比如明明交了健康保险,但是没享受“控除“,入管一看税单,你看这个人是不是根本就没交健康保险啊?这种入管的独特思路,也将在之后详细讲解。
- 换工作,和上家公司一起清算
那要是中途换工作了呢?
我1月到6月在A公司,7月跳槽到B公司了,B公司管不管A公司源泉征收我的税?
管。
新公司一般会和你要“上一家公司的源泉征收票“。B公司会帮你把A,B一起清算。这样到时候你的税单上显示,你的工资不止有下半年的那一点点,上半年的也在里面。
这个问题反应到签证上是,入管一看税单,怎么年收这么少?也许你只是忘了“年末调整“,入管会觉得,是不是没去上班啊?没从事就劳活动,负面评价。或者,年收这么少?身份签没问题,但是生计不稳定,不给永住。
另外不止跳槽,例如4月入社的留学生,那么还是学生的1月到3月有在打工,那么这部分也属于所得,也得年末调整。
尤其工作3年想换国籍的,这第一年的年末调整不能疏忽。
年末调整之后的事情
年末调整之后会发生2件事情,一个是确定申告,一个是住民税的反映。
- 确定申告
确定申告本质上和年末调整一样,本质是向国家上报自己的收入,计算控除,最终计算税。
普通上班族,只有工资收入的人,年末调整结束就基本没事了。
自营业,或者收入多元化的人,需要在过了年末的第二年2,3月份,进行这个确定申告的手续,向国家报告自己一整年的收入情况,赚了多少,有多少经费,有多少控除,如果赔了,是赔了多少。
那么拿工资的人,必须叫公司给我年末调整吗?
不是的。
例如打多份工,或者除了工资还有有其他收入(做生意的营业收入,收房租的不动产收入等等),这些可以在下一个阶段,再来一次“调整“的机会,这个”调整“的机会就是确定申告。
再比如以上跳槽的例子,普通上班族,A公司跳槽到B公司,B公司没给我年末调整,怎么办啊?
你可以自己去税务署,拿着A,B公司的2张源泉征收票,自己进行确定申告。
2.住民税的反映
上面有讲,所得税和住民税不一样,所得税是给国家的,住民税是给我住的市/町等的。
那我交多少住民税是怎么算的?
以上我们知道,算所得税已经经过了“年末调整→确定申告“这个步骤,已经算完了你的所得和控除。
住民税就按这个结果来,你的所得,你的控除,决定你得交多少住民税。
那么住民税必然会晚一点,得等所得税那一轮都计算,反映完毕,这些会在每年的6月才反应到区役所去。
整理一下思路。
- 年末调整(年底)
- 确定申告(第二年2,3月)
- 住民税反映(第二年6月)
所对应的材料是
- 源泉征收票(公司年末年初给的)
- 确定申告(第二年二三月自己去税务署报的)
- 住民税证明(第二年6月才能去区役所拿到的税单)
其他补充说明
年末调整,如果涉及非居住者以及有租税条约的情况时,以上的说明不适用。
非居住者是指,没有在日本的住所且没有持续停留在1年以上的人。
这里为什么不做赘述呢,因为讲到和签证的关系,大部分都是居住者。
租税条约的话,涉及到的签证类型主要是技能实习和兴行(興行)。
参考资料
这是国税厅针对今年年末调整给出的各种说明。(日文版)
https://www.nta.go.jp/users/gensen/nencho/index.htm
另外,国税厅还非常有心的列了一个各种语言版本的介绍。
有兴趣建议可以点开中文看看,看不懂很正常,因为这个中文我在懂制度的前提下都看不懂。
https://www.nta.go.jp/publication/pamph/gensen/gaikokugo/pdf/03_ch.pdf
以上中文的日文正版在这里。
https://www.nta.go.jp/publication/pamph/gensen/0019012-069.pdf
题外话,政府主导发布的多语言介绍,无论哪个省厅都是非常糟糕的。
例如法务省今年针对疫情发布的各种特例措施,中文版本和日文正本对不上的太多了,读着十分心急,也听说过因为误解耽误申请的例子。
很少见有人指出这个问题,这个病,非常的日本病。
题外话就讲到这里,下期将介绍【源泉征收票,工资单,税证明,确定申告书,这4个东西有什么意义?该交哪个?】。
欢迎关注。